在嚴寒的冬天,沈陽軍區的一個海軍防衛團的實彈射擊結束了,20多支帶有硝石氣味的槍被送到該團維修中心進行維修。 與過去不同的是,軍官和士兵分批將200多個分解的零件放入一個全新的超聲波清洗機器中,并添加了特殊的清洗液……半小時后,零件被完全更新。
“對于同樣的維護任務,過去需要20多名士兵用手擦拭一個小時。 代表團團長劉勁松表示,超聲波清洗機是由一系列士兵范智明研發的,目前已經通過了裝備部的評估和認證。該儀器可使槍的油污和積碳的清潔度達到90 %以上,清潔效率提高了一倍。
據報道,范智明的專業是機械制造自動化,他在上學期間愛上了超聲波設備。畢業前夕,他參與了該學院“醫用真絲床墊清洗機”項目的研發。 應征入伍后,他看到在每次實彈射擊和實際訓練后,他的同志們總是要花一些錢擦槍,他心想,“你能用超聲波清洗代替手工擦槍嗎?"? “步槍完全拆卸后,有10多個部件. 雖然有配件可供銷售,但一些復雜的零件仍然難以擦拭. 一些士兵使用牙刷、雙頭鉤針等,每次維護時間超過一小時。
2014年8月,組長蹲了下來,范志明對他的想法和想法給予了高度認可。任務支持工程師任·文婧第二天發現他一起研究相關問題。 隨后,成立了一個由范志明領導的研究小組,團委專門撥出了一筆創新基金。經過近三個月的研究,他們成功開發了一種新型超聲波清洗機器。
“儀器部件來自全國各地,超聲波發聲器來自深圳,超聲波沖擊頭來自廣州,外殼來自大連,清洗液來自北京。 據范智明稱,該儀器于去年11月中旬通過了各種指標的認證,現已正式投入使用。他說:“下一步是升級裝備,努力滿足該團各類武器裝備的清洗和維護。"
班長崔永岳是該隊維修槍支的“助手”。 他伸出拇指稱贊他:“我當了10年兵,擦了10年槍,但他改變了他的“舊習慣。"
目前,我軍正處于信息轉型和建設的關鍵時期,需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官兵的積極性和智慧來解決許多瓶頸問題。面對世界上新的軍事變革浪潮,不積極創新變革意味著停滯和落后。 著眼于加強軍隊的目標,軍事研究戰線的廣大同志應該“挑戰”軍隊看似合理的做法,這些做法已經持續了許多年,勇敢地“操作”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舊傳統,并以創新的智慧提升軍隊的戰斗力。